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
我在天臺發現史上罕見的“稅務廟”!
2011-06-12 18:45:05 閱讀量:735 來源:天臺人才網 作者:天臺人才網
剛峰 
  掃了多年街,特別是老街,似乎成了我紀實攝影的習慣,每每行走到一個城市,我總要去那里城市的老街道掃掃街,用我的相機紀錄舊時的光影。這不,我參加完天臺的中國旅游日開幕式后,便與來自陜西的嚴建設老師在臺州宣傳部小王的陪同下,走向了天臺縣的城關老街。一不小心,掃街竟掃出了難得一見、也許是中國廟宇文化最古老且不多見的“稅務廟”。 
  發現其實有些偶然,我在拍一幢老屋后,走出巷子,與居民聊天詢問四周可有老廟或歷史遺址,一老人便指著另一條巷子,我們便左拐右彎在一個狹窄的巷子轉彎處,見到了一間破破爛爛的小廟,抬頭一看竟然題匾上赫然是“稅務廟”。里面祭祀的竟然是一個古代的稅務官!問圍著我們拍片的幾位老街坊,此廟是否興旺,他們答曰:每年陰歷五月(具體日子記不起來了)周邊鄰里都會來祭祀,再問此廟歷史,老人們也不太知道。趕緊四周查看,忽然發現了一塊石碑,刻著此廟一段歷史,字跡有些糊,是清朝咸豐二年間的古碑,細致查讀,石碑里也沒有記載此廟是建于何年何月,重建石碑里記載著原文,現摘引第一段:吾天臺妙麓之西馬何井側舊有稅務廟,廟中設二十四位福德神牌。相傳在天二十四氣,在地二十四方,皆有神司衛。此供人建廟于治稅之地,蓋以被樂地之桑麻蕃,豐年之黍徐,乃得之稅以奉。廟石碑文字中還記載:風雨頹圮移陳氏祖樓百年有余,余歲耿耿聲靈有求必應,道光十年鄉紳乃歸古址捐資重建,并建房數間。 
  從石碑文字中解讀到以下幾點: 
  一、此廟的歷史。雖然重建于清朝道光十年,但歷史肯定遠于此。據查明朝臨安府志,明朝政府在江浙一帶富饒地區設立稅務機關開課征稅非常普遍,并遺有歷史文證。比如江蘇泰州就發現了稅務橋等遺跡。據《清泰州志》記載,此橋始建于宋淳熙十年,初名太平橋,又稱崇明橋,明洪武三年重建,因靠近稅務衙門,俗稱稅務橋。建國前由于河道淤塞,橋梁逐漸被廢而埋入地下。史志上記載明朝當地詩人凌儒吟《稅務橋》一詩為憑。天臺此廟建于明朝可能性很大。當然因為匆忙沒有時間來考證,請天臺史志方面的專家再來補充論證。 
  二、天臺有1800年的歷史,不僅風光旖旎而且文化豐富,各地移民來此經商蔚然成風。商人照章納稅,稅務官秉公執法,也許,此廟記載了一段天臺歷史上盛世風情,肯定有許多隱匿在其間的歷史軼事,這就是構成天臺人文歷史的獨特地域文化。此廟能得當地百姓歷代傳承保護并供奉下來,可窺見當地民風之純樸,人文之厚重,建議天臺政府重考此廟,將它納入文化而不是廟宇來研究發掘宣傳,成為天臺旅游一新元素非常有意義。 
  建議天臺現在將它納入保護對象,并上報國家稅務總局,也許意義就更大了! 
  如若有機會受天臺方面的邀請,參與此廟的研究與開發,我將十分樂意! 
  (文章出處:剛峰看世界http://gangfeng.qzone.qq.com) 
  QQ通記者特地去實地尋訪稅務廟,在老人們的指引下,終于在中山東路天中巷的弄堂里找到了此廟。雖然地處偏僻,但從廟中燃著的香火來看,來此廟拜祭的人還是很多。記者從《天臺縣傳統經濟社會文化調查》書中的《天臺縣城的傳統廟會和民間信仰》一文中查閱到稅務廟所在位置為“高門檻北”,供奉主神為“稅務老爺”。但對廟創建的年代和創建人員都未曾提及。查閱明傳燈《天臺山方外志》、褚傳誥《民國天臺縣志稿》俱無記載,只有1995版《天臺縣志·姓氏》之“姓氏源流”中轉引《天臺橋上王氏宗譜》(1927)),有“橋上王氏宋景定元年(1260),王實夫為避難自杭州鹽橋遷天臺縣城庠后稅務廟前(今高門檻)……”的記錄,但因宗譜為民國所編,地名的叫法并不能證實稅務廟在宋時就有??磥泶藦R的由來及歷史沿革具體還有待相關專家考證,希望能加以挖掘開發。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網友發言: 
  新浪網友:天臺在南宋時期最發達,博主對天臺有興趣,希望多轉轉,還有好多地方期待開發旅游項目,呵呵…… 
  滄桑蝴蝶:歷史總是留給那些善于發現生活美的人一種享受! 
  新浪網友:在天臺居住這么多年也不知道有這廟,到了美國才從博主的文中了解。 
  云水隨緣:被百姓建成廟并保護至今,這里面必定有叫人深思的東西。 
  憑海臨風:身為天臺人,常常在這一帶晃悠,竟從沒注意到,慚愧哦! 
  李昌明:近日參觀中國財稅博物館,第一部分即為民間財富崇拜。天臺稅務廟是很好的題材。建議與該國家館作一接洽,或許能填補空白。且該館主與臺州頗有淵源。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国产尤物AV尤物|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涩爱|久久亚洲精中文字幕|亚洲伊人一本大道中文字幕|日本高清视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