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
基層輿情環境建設研討會發言材料選登
2010-11-27 14:55:24 閱讀量:515 來源:天臺人才網 作者:天臺人才網
我縣在輿情環境建設方面的具體做法(八加一機制):

        1.建立輿情收集引導機制,在全縣597個行政村建立鄉土宣講員制度,收集民情,疏導民意。

        2.建立情報信息暢通機制,構建市、縣、鄉、村四級情報暢通網絡,及時研判輿情、掌握輿情動態。

        3.建立上下溝通機制,建立由全國各大主流媒體記者及相關人士組成的媒體人才信息庫,主動溝通,積極拓寬外宣渠道。

        4.建立應對能力提升機制,把提升各級干部應對媒體的能力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夯實基礎,切實提高干部能力。

        5.建立新聞發布機制,加強管理,規范新聞發布流程。

        6.建立縣內輿情宣傳管理機制,研判輿情,把握輿論導向。

        7.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分級負責,共同推進輿論引導工作。

        8.建立對外主動宣傳機制,搭建特色平臺,營造良好氛圍。

        9.建立“三化六重點”平安創建機制,是全縣面上社會穩定工作機制,是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總機制。

 

        龐學銓:原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

        基層輿情環境建設是綜合系統的工作,有四個不可缺少的環節。

        輿情收集,包括輿情來源和輿情收集渠道:事件所在地或周邊的輿情、日常輿情、媒體(外界)輿情。

        正確的輿情研判,在輿情收集基礎之上,作出正確的輿情判斷,找出輿情具體指向的主要問題、焦點,還要考慮事件的影響及程度。

        輿情應對,政府對事件處置的時效、態度以及力度是事件處置的基礎與關鍵,信息透明是事件處置的通道與保障。政府要有公信力做好輿情引導,及時真實準確發布信息,以客觀真實的信息消除猜疑、謠言。

        善后處置,包括事件發生主體是否對處置的結果感到滿意;政府部門、政府工作人員對事件的認識,處置的態度;民眾的意見;媒體的氛圍等。

        基層輿情環境建設應持三個觀念:1.以主動應對化解可能的危機,切忌防范性堵塞與辯護性解釋,用事實引導。2.以平等對話態度對待輿情,切忌居高臨下與先入為主傾向。3.以辯證觀點看待互聯網,使之成為政府了解民情、匯集民智、疏導民怨的好媒介,成為決策參與的好幫手和官民互動的重要窗口。

        天臺“2·18”事件處置成功應對中,領導高度重視,各方面力量全力投入和善后處置妥善是前提。準確研判輿情,及時發布真實權威的信息,使媒體和群眾及時了解事件真相及處置進展,消除猜疑、增強了政府公信力,與天臺縣近年來所建立的以行政村為基礎的輿情搜集、疏導機制直接相關。借助主流媒體,發揮綜合宣傳效應,營造了良好的媒體及輿論氛圍。各部門、各方面力量緊密配合、形成強大合力,保證了事件應對和輿情處置全過程的高度協調。

 

        易益典: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

        天臺對于輿情環境建設工作高度重視,提出的“八加一”機制,有很多優勢。

        1.立足點高,層面高。把輿情環境建設置于整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建設中來考慮。

        2.內容比較全面,涉及到日常輿情環境建設和突發事件輿情環境建設。以積極的態度構建輿情環境建設體系,從源頭上維護社會輿情的穩定。

        3.“八加一”機制比較完善,從輿情搜集到責任追究,形成非常緊密的鏈條關系。

 

        華宣飛:省委宣傳部新聞出版處處長

        1.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識和諧輿論環境建設課題。對一個縣域地區來說,經濟建設總體上又好又快發展中夾雜著各類矛盾,在這樣的現實發展環境中,和諧輿論已經成為重要的軟實力、硬支撐,和諧輿論環境建設已經成為推進科學發展的戰略性課題。從正面宣傳科學發展觀在當地的生動實踐,為新的實踐提供輿論推動;做好各類負面事件應急報道和輿論引導,促進事件妥善解決和社會矛盾化解,為經濟社會發展管理提供警示和經驗。

        2.從社會管理本源本職構筑和諧輿論環境建設的根本基礎。近年來和諧輿論環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一些地方把輿論環境建設僅僅作為輿論工作本身來對待,割裂了輿論環境與社會現實之間的根本聯系,使得和諧輿論環境建設難以獲得根本性的基礎。因此,必須從社會管理的本源本職著眼,尋找、挖掘、宣傳正面輿論焦點,以有效的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回饋、促進社會管理的本原發展和本職提升,形成輿論環境建設和社會管理實務相互促進、互為推手、相得益彰的良性格局。

        3.從突發事件應急報道把握和諧環境建設的工作重點。突發事件應急報道是和諧輿論環境建設的重中之重。當前,突發事件應急報道和輿論引導面臨著十分開放的傳播語境。政府必須充分認識當前的客觀條件、現實基礎和現實困境,探索突發事件應急報道和輿論引導的現實路徑。這就要求掌握輿論引導話語權和加強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建設。

        4.增強干部隊伍新聞素養提高和諧輿論環境建設能力。如果社會管理和政治理念落后于經濟進步,將導致負面輿論激增,須從政法思維主導轉向意識形態思維主導,打贏互聯網時代的“政府公信力保衛戰”。新聞素質逐漸成為新時代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王哲平: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新聞系主任、教授

        在“危機”時刻,正確發揮媒體的力量,保障信息供給,是政府提升“減震”、“抗震”能力的有效手段。 

        突發性公共危機爆發時,每一個關注危機事件的人牽掛的事情有兩個:一是作為實體的事件本身進展情況,二是關于危機的信息。公眾求助政府,希望解決實體層面的危機;公眾求助媒體,則是希望得到關于危機的信息。如果沒有權威、有效的信息供應,那么各種流言就會乘虛而入。

        天臺縣委、縣政府通過“八加一”機制,積極、主動、巧妙地應對和處置“2·18”事件,化解矛盾和危機,為我們提供了網絡傳播時代輿情引導的范例。

        過去我們習慣于把正面信息傳達給大眾,而掩蓋負面的內容,但是網絡上各種各樣的意見都會出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轉變舊觀念。雖然互聯網也存在不實信息,對政府或政策進行誹謗或詆毀。倘若缺乏官方權威的聲音去澄清,網絡傳播自然產生讓民間恐慌的負面效應,進而被網絡輿論牽制而喪失主動權,嚴重損害政府的公信力。 

        學會從網絡上聽取民意,并積極回應民間的質疑,已成為新時期政府官員的一項基本素質。在新媒體時代,執政理念需要轉型,媒體戰略不是短期的危機應對策略,而是政府長期的新聞政策。要充分重視和運用傳媒的議程設置來引導輿論。

 

       楊建華:省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省社會學會會長、研究員

        如何構建良好輿情環境是我們社會建設、社會發展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輿情環境建設必須要做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把制度程序化、規范化。

        天臺這次 “2·18”事件處置的做法很多地方值得借鑒、學習。1.透明、公正,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主動滿足全體百姓對這次事件真相的知情權、監督權。2.照應輿情,“2·18”事件發生后,受到社會極大關注,天臺縣積極照應,構成一個良性的互動局面。3.公共效勞,以百姓、以社會意志為導向,以滿足群眾的需求為宗旨。4.整合信息,事件發生后,天臺縣委、縣政府能作出及時回應。

 

        張芹:浙江傳媒學院新聞學院院長、教授

        基層輿情環境建設是一個常規工作,不僅是應對突發事件的工作,它是涉及到全民的一項工作,也不僅僅是宣傳部門的一項工作。應從被動應對到主動掌握輿論主導權。在體制建設上,把互動性做得更強一些;主動培育意見領袖、信息員,引導輿論走向;政府在制定政策規劃時,增加引導輿論設置;對傳統媒體、新興媒體、網絡媒體建立相應的監測機制。

        王柳:杭州市委黨校講師

         在新形勢下,宣傳系統要從新聞控制轉為新聞策劃和測控,體現在執政理念的變化就是把輿論引導放在更大的社會治理這個層面。

        1.非常態下的媒體關系是建立在常態之下我們與媒體建立的暢通的溝通渠道,天臺在這方面進行了很好的積累。

        2.輿論引導在突發事件中是難于事件處置,天臺的《輿論環境建設》在課題上是有破題作用,符合國內的主流趨勢。

        3.在突發事件處理中,政府與媒體、與民眾要樹立平等合作的姿態和立場,適當放低自己的姿態比技巧更重要。

        4.互聯網出現后,整個輿論環境、媒體環境出現很大變動,需要我們適應新形勢,把握時代特征。

        5.我們要牢牢把握主流媒體的陣地,通過主流媒體讓我們自己的聲音變得更有說服力。

        陳立旭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社會學文化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近年以來,天臺在重視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輿情環境安全建設,取得了成功。天臺的實踐表明:

        第一,輿情安全建設必須納入到基層發展的總體戰略之中。要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來做。

        第二,必須通過建立和健全體制機制來推進輿情安全環境建設。不能被動應對輿情問題,要形成了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機制。

        第三,基層輿情安全建設必須體現時代特點,尤其是數字化媒體時代的特點。數字化傳播的平等性打破了傳統的輿論壟斷,輿情分析、輿論引導的難度都大為增加。

 

        章巧明: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做大、做強主題宣傳需要在主動性上發揮作用,前提是整合原有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資源,形成寬松、良好的輿論環境。對縣域內出現的輿情可以深化,學習天臺的“八加一”機制。通過加強正面輿論引導,控制縣域內的虛假信息和不良言論,不使小道消息形成炒作,個體問題發酵成群體性事件。

        突發事件發生后,進一步加強體制建設、健全相關機制,尤其是在輿情的搜集、研判和處置的基礎上做好輿情反饋、評估、考核,跟進相關的機制建設。進一步有效發揮輿情收集點的作用,加強對輿情的研判、梳理、應對并可形成初步處置意見。發揮好意見領袖的作用,有效引導社會輿論尤其是網絡輿論。發揮好網絡把關人的作用,網站的管理員、版主做好把關工作,對虛假信息、不良言論做好篩查、篩選工作。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国产尤物AV尤物|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涩爱|久久亚洲精中文字幕|亚洲伊人一本大道中文字幕|日本高清视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