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九月廿四下午三點左右,項兆海去水庫砍柴,路上看到路基下面的草叢里一只動物在有氣無力地前行,湊近了,才看清是一只大雕,大雕高40余公分,翼展長度應該達到一米以上。這只雕為什么不翱翔天際,而是落草蹣跚呢?老項帶著疑問試著再進一步接近它,大雕見到有人走近,便吃力地飛起來,飛得不僅矮,還不遠,100米都不到,老項心里揣測這大雕是不是受傷了?再次慢慢接近,這一次大雕似乎沒有了氣力,也不飛,也不跑,低沉的咕咕聲表達出它的無奈,一顫一抖的羽毛亦表示它已經甘愿等著命運的安排。老項走到其身邊,用兩手的虎口輕輕地鎖住它的翅膀,仔細察看,發現它的右翅有一塊血污,驗證了他的判斷,于是小心翼翼地抱起了大雕。就這樣,這只大雕住進了老項的家里,成了“院中賓”,也給人數不多的小溪坑村帶來了一點熱鬧。周圍鄰舍紛紛過來看個新鮮,但沒幾個人見過這種鳥,更不知道它姓甚名誰,82歲的老阿婆更是肯定地對筆者說,自小到今從來沒見過這種模樣的雕。只見大雕灰色的“衣羽”上“繡”著點點“白黼”,它靜靜地目視前方,頭不時有力地轉動一下,頸毛豎起時,開散在頭冠上,好似京劇花旦的裝扮。它鎮定而犀利的黃眼珠宛如利刀,炯炯中又有冰霜之寒。其身姿挺拔威武得像個將軍,畢竟是“地上的老虎空中的鷹”,一副王者氣度,令人嘖嘖稱贊。
![]() |
“這種雕我們這里的土稱呼似乎是夜鷹,因為它是夜間捕食。以前看電視知道貓頭鷹是國家的保護動物,不允許濫捕濫殺,要老百姓保護它們。這只雕比貓頭鷹要少見,在小溪坑很罕見,盡管學名不知道叫什么,但感覺不像是貓頭鷹??隙ū蓉堫^鷹還寶貴,它更應該是國家的保護動物了?!崩享棿蚨ㄖ饕獠粌H要保護好這只雕,還要盡力治好它的傷,讓它健健康康地再次起飛?!皠値Щ丶业臅r候它不吃不喝,后來我不僅在它翅膀上的傷口涂了藥,還撬開它的嘴,把消炎膠囊伴著肉塞進它的喉嚨里?!眱商旌?,大雕對環境也熟悉了,知曉老項和周邊的住戶都是善良之人,并無傷害它的意思,漸漸就有了食欲?!笆且顾?。這只雕根本不吃米飯糧食,只吃瘦肉。一日三餐,每次把瘦肉切成一條一條,10多條肉條一下子就吃光了,每天總共要喂它三四兩生瘦肉哩?!?/P>
項兆海堅定地告訴筆者,等這只大雕養好傷,就給它自由,放飛它回到山林老家的懷抱,鄰舍老人們紛紛贊同老項的做法。大家更希望能把照片給縣林業局的動物專家鑒定一下,看看到底這只雕的學名是什么?也不枉這一場人鳥奇緣有個更美好的結局。(劉海峰 林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