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許婉琳 經濟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人才的競爭。我縣首屆人才科技周活動圓滿地落下帷幕,在這一周的活動時間里,除了開幕式當天9所高校、4家科研院所與縣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當場簽約的16項科技人才合作項目外,本次活動共達成各類合作協議和初步意向100多項,其中在人才合作領域,達成畢業生輸送意向27個,共306人,建立了2個大學生實踐基地;在科技合作領域,共有89個技術項目成交或達成合作意向,部分已標明合作金額的成交項目總額達3600萬元??梢哉f,這是一次人才匯聚、智力交流和科技合作的盛會,為促進“產、學、研”結合開辟了全新的“綠色通道”,也為我縣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強的科技人才“后盾”。 搭起了創新聚智平臺 本次人才科技周活動以“科技興企、人才強縣”為主題,邀請了40家單位與會,其中省市部門、省級行業協會5家, 高等院校18家,科研院所7家,省內人才中介機構10家,高校院所涉及光電子、醫化、機電、橡塑、紡織、工藝設計、農業等多個行業。舉辦的科技成果人才智力洽談會、橡塑行業科技創新論壇、青年人才創業項目設計大賽、實用人才技能大比武、科普集市、中小企業突破發展主題報告會、科技人才周專場招聘會、科技人才典型報道等13項活動內容,均針對我縣產業發展的現狀和需求,重點圍繞人才和科技的集聚和吸納而展開,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整合,校企雙贏。
一些與會高校院所對合作成果感到非常滿意,浙江科技學院科技處副處長姜仕仁會后興奮地說:“真沒想到此次能有這么大的收獲,我們與三家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苯洗髮W、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與縣政府簽訂全面科技人才合作協議;清華大學與浙江天臺永貴電器有限公司簽訂了浙江永貴光電子產業化技術研發基地建設項目合作協議;東華大學紡織研究院與天臺縣工業用布廠簽訂了共建工業用布研發中心合作協議;青島橡膠工業研究所在浙江滬天膠帶有限公司設立滬天分所……我縣還有不少企業還一次性與多家高校建立合作,這些項目的合作成功,將有力提升了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也將為這些企業帶來巨大的產值和利潤提升,對于促進我縣產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浙江天成座椅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牛德林說:“近幾年,我們公司的快速發展太需要高校院所在人才和技術上的支持和幫助,非常感謝舉辦的科技人才周活動,讓我們認識了浙江理工大學,讓我們今后有了合作的機會?!?/P> 增強了企業轉型升級的信心 人才、科技資源缺乏,一直是制約我縣產業轉型升級的瓶頸,也是造成眾多企業家轉型升級信心不足的關鍵因素。我縣橡塑行業科技含量低、高級技術專家緊缺,產品層次一直難以得到提升,青島橡膠工業研究所在浙江滬天膠帶有限公司設立滬天分所以后,今后碰到技術上的難題時就可以隨時邀請專家幫助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像青島中橡聯膠帶膠管研發中心在浙江天際橡膠有限公司建立浙江天際檢測分中心,這樣天臺企業今后就再也不用跑到青島等地檢測新產品了,省去很多的時間和費用。浙江天際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均滿說:“他將進一步抓住合作機會,建好檢測中心,加大技改投入,堅定不移地走產品轉型升級之路?!?/P> 架起了校企合作的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