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
用愛心托起一個新社區
2009-09-07 08:35:53 閱讀量:307 來源:天臺人才網 作者:天臺人才網
●    “一個人活著,總是要多做些對大家有益的事情。我今年已經63歲了,趁自己現在身體還好,要想辦法多做點事情。如果大家在社區里都過得快快樂樂,和和睦睦的,那就是我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FONT>
●    見到她的時候,有人正在向她反映情況。幾個小時后,她的身影出現在縣建設規劃局的大樓里。自己的事可以暫時撇開,居民的事她卻一刻也不能放下。
●    她的照片就貼在福溪街道橋南社區辦公樓的醒目位置上——徐玉姬,橋南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1.一個看到苦難鏡頭都要落淚的女人,為了集體的事情,她堅持到底
    面帶微笑,和藹可親。認識徐玉姬的人,都說她是個心地特別善良的人。她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看到苦難鏡頭,眼淚一把又一把。但為了集體的事情,她卻是個敢堅持到底的人。
    8年前,橋南社區的路況別提有多差,去菜市場買趟菜也是“十個雞蛋九個碎”。當時,有一些臨路的住戶為了自家方便而占用路基,造成這一段道路狹窄。那時,橋南社區計劃澆筑水泥路面,大多數違規占路的居民主動“讓路”,但個別居民還是置若罔聞。
    這是對社區干部工作能力的一次考驗。身為社區干部的徐玉姬不厭其煩地上門做違規占路居民的思想工作。也有人不理解,徐玉姬說:“為了整個社區居民能走上水泥路,我肯定是要做到底的?!?/DIV>
    現在路況好了,大家享受到了水泥路的便捷,都經常稱贊徐玉姬。
    在平整籃球場時,有戶居民私自安裝的打水機井按規定必須拆除。徐玉姬又主動上門做思想工作?,F在,籃球場建好了,居民們又多了個鍛煉身體的好去處。
 
2. 一個經濟條件不佳的下崗女工,甘于清貧,卻把愛心灑遍社區每個角落
    1995年,徐玉姬下崗了。當時的橋南社區還是個“冷角”,經濟并不寬裕的徐玉姬在這里安了家。不久,她勤勞善良的秉性和踏實肯干的作風很快就贏得了大家認可。
    當選為社區干部后,徐玉姬把自家已出租的儲藏室收回,請人鑿地30厘米,并進行適當裝修,作為社區辦公室。每年臺風來臨的時候,這間辦公室便又成了轉移外來民工的臨時場所。她自己少了租金收入,卻讓社區工作有了一個好的開端。
    一個下崗女工,本身日子就過得窘迫,但卻絲毫無改她樂于助人的一貫作風。
    社區有位老人患有嚴重的類風濕病,后來兩腿無法下地走路。徐玉姬和居民一起,經常帶著奶粉、桂圓等去看望他。徐玉姬還背他到醫院看病。徐玉姬個子一般,看上去也并不健壯,卻背著一個非親非故的病人樓上樓下跑。她背的是一分沉甸甸的責任,得到的是滿滿的信任。
    社區里還有不少殘疾人。徐玉姬和社區干部一起,對社區3000多位居民進行調查摸底,并爭取縣殘聯的支持?,F在社區里的27個殘疾人都擁有了一輛殘疾車。
    徐玉姬對外來民工也是愛心倍至。在這個社區里,住著來自十幾個省、市的1000多名打工者。來自的安徽民工王國民說:“她從不把我們當外人看,經常給我們送吃的送穿的,有什么活動也讓我們參加?!?/DIV>
    去年,住在社區的安徽民工薛先輝因為治療闌尾炎,花去了打工辛辛苦苦積蓄下來的五六千元錢。病愈后薛先輝又患上了嚴重的精神憂郁癥,一家三口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徐玉姬得知情況后,幫他家籌措了800元生活費,并多次送上溫暖與關懷。迷糊了數月后的薛先輝居然清醒了過來。去年冬天的一個凌晨,社區一位82歲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人從家里跑出來后誤入池塘,全家人遍尋不到。薛先輝也參與了尋找。當他發現池塘里有個老人后,顧不上脫衣服就跳進冰冷徹骨的池塘把老人救了上來。他說:“大家那么關心我,我也要回報大家?!?/DIV>
 
3.一個視社區為家的女人,為了“家業”有成,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癡心不改
    “造辦公樓沒有錢,她就把自己的商品房抵押了。建筑材料運來后,為了省50元一個晚上的小工費,她就自己住到了工地里照看?!?/DIV>
    “她實在是太好了,她把社區的事情當成了自己的事,我們打心眼里佩服?!?/DIV>
    辦公樓建成已有三四年時間了,但社區干部許鵬飛、吳英、湯傳義說起她們的徐主任,就有止不住的話頭。在同事稱贊她的時候,徐玉姬發自內心地說:“我一個人的能耐是有限的,全靠有他們這幫好‘搭子’!”
    在社區辦公樓的底樓,每天都有五六名婦女在加工燈飾、穿木珠。為了解決無業居民的就業問題,增加他們的收入,徐玉姬費了不少心思。2007年和2008年,徐玉姬先后2次遭遇車禍住院。在那段時間里,躺在病床上的徐玉姬就用手機“遙控聯系”。每個月的手機費都要三四百元,但徐玉姬認為那點錢花得值得,她說:“社區里的事能早解決就早解決,拖遲了就可能變成大事?!?
    只有付出,不求回報。徐玉姬已將自己的全部,深深地融入到了社區建設中。
 
4.一個出身農村見識不多的女人,凝聚居民集體力量,誓教社區換新貌
    十年前的橋南社區道路坑坑洼洼,各家各戶門前雜草叢生,花壇和空地被種上了瓜果蔬菜……
    改變一家一戶易,帶動整個社區難。
    2000年,徐玉姬聯合社區居民發出了倡議:從我做起,建設和諧社區,讓社區和社區居民“香”起來。
    時間在推移,文明的力量在蓄積。2001年,巾幗志愿者環境大整治行動在橋南社區打響。徐玉姬和居民一起拔草、種樹、清垃圾、搬露天糞坑。整個行動中,單垃圾就清運了150手拉車。
    社區大變樣了。徐玉姬趁熱打鐵,在社區廣泛開展了文明樓、綠色庭院等一系列文明創建活動,她有心讓衛生意識、文明意識永久留在社區居民中。變化所帶來的好處也深深地影響了全體居民,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甘落后。一時間,社區內吹起了文明之風。
    目前,該社區內有95%被評為文明五好家庭,有22戶被評為社區綠色家庭。社區獲得了數十項國家級及省、市級榮譽稱號,徐玉姬本人也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5. 一個融入了城市生活的女人,以女性特有的魅力,著力打造和諧社區
     6月中旬,筆者走進橋南社區,只見街巷潔凈,碧草如茵。居民于典江樸實地說:“這幾年,我們社區的房價漲了不少,現在這里環境好,鄰里關系也好,特別適合居住?!?/DIV>
    社區是越來越像樣了,徐玉姬也越來越忙碌了。她積極尋求文明扎根的“土壤”,組建了一支支志愿者服務隊。
    社區里的小朋友組成了護綠小分隊,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勸阻不文明行為;老人們組成了文藝宣傳隊,腰鼓、拳、劍、紙扇等花樣齊全。還有治安巡邏隊、計生服務隊、青年服務隊等。徐玉姬還積極發揮社區里知識分子的作用,“法律之家”、“書畫之家”、“綠色之家”、“二胡之家”……一個個特色之“家”,成了橋南社區傳播文明的細胞。
    “共產黨員常常想,素質是否真優良?創新是否前面走?工作是否比人強?宗旨是否經常講?全心全意是否忘?正氣是否經常講?腐敗是否能提防?當年宣誓怎樣講?黨章是否心中裝?誓詞兌現有多少?本色是否還閃光?共產黨員非尋常,常思自省斗志昂。任重道遠自加壓,奉獻社會自愿當!”——這段社區居民編寫的順口溜,徐玉姬把它寫在社區辦公室里。她時時在提醒自己,她仍在不斷地努力。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国产尤物AV尤物|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涩爱|久久亚洲精中文字幕|亚洲伊人一本大道中文字幕|日本高清视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