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五村地處大山深處,許多經濟發展項目都搞不起來,群眾收入甚微。然而金五村卻擁有適合茶葉種植的各種豐富資源,該村三面環山,沒有工業污染,適宜的氣候條件,使得其產茶較其他地方早,正月即可摘茶,茶葉醇香濃厚,品質優良。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等各方面原因,原有的680畝老茶園已基本處于荒廢狀態。面對這樣的實際,金五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帶領村兩委跑市場、請專家、征民意,經過多方取證,最終確定了“茶葉興村”的發展路子。
要想富,先造路。2002年,村兩委決定修建道路,利用國家的康莊工程政策,黨員干部帶頭,發動全體村民集資,企業家、商人捐款。為節省人力、物力,村兩委、黨員干部義務參加道路修建,村民們也紛紛響應,放下手中的活義務參加修路。在沒有一分集體經濟的情況下,造價200多萬元的通村公路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順利竣工。
制約發展的道路造通了,該村黨支部又抓住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建設千噸萬畝有機茶工程的良好契機,制定了金五村茶葉產業發展計劃,并對荒廢的和尚坑450畝老茶園進行改造。目前,村茶園已擴大到1900畝。2009年上半年全村茶葉收入達到180萬元,實現戶均收入上萬元,并且帶動了整個歡岙的茶產業。自此,金五村走上了特色茶產業強村的致富發展之路。
隨著茶葉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茶葉的銷售成了壓在村民心中的一塊石子。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該村又投入25萬元,建起了村辦公大樓,一樓大廳作為茶葉交易市場。同時村干部還加強與鄰近村的茶商、茶農聯系,吸引他們到本村采購、銷售。如今市場已逐步走上正軌,成了歡岙的茶葉中心交易市場。
有了產量,有了規模,然而面對競爭激烈的茶葉市場,茶農的收入仍然不穩定。村黨支部充分認識到打造自己茶葉品牌的重要性,于是又決定開展有機茶大規模種植工程。多次參加鎮、村兩級發展茶葉產業的專門組織機構會議,邀請省、縣等技術專家進行實地考察研究,安排茶葉技術員駐村。2007年,營造優質茶園668畝,通過了縣林特局的驗收。2008年,又進行茶柿混交種植,共有486畝。
一路走來,有教訓,也有成就,有贊揚,也有批評,坦頭鎮金五村黨支部始終帶著為民謀發展的決心,為民做實事的恒心,沉下身不辭辛苦,全心全意為百姓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