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奚晉陽 謝勇
實習生 張茹怡
梨香滿村喜迎八方游客,旅游發展力促百姓增收。7月18日上午,位于福溪街道灘嶺片的三村,氣球高掛,彩旗招展,鑼鼓喧天。該村熱熱鬧鬧辦起了第一屆蜜梨文化節,大批游客慕名而來,參加這個蜜梨盛會。
縣領導林峰、裘國宏、余昌杰、吳凌、曹元新、張衛平出席本次活動。
三村,現在村民都叫福三村,背靠青山,清澈見底的大淡溪蜿蜒于村前,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眼下正是蜜梨成熟的季節,通往三村的道路兩邊,梨樹郁郁蔥蔥,一個個青翠欲滴的蜜梨掛滿枝頭,三村到處呈現出生機勃勃的豐收景象。三村百姓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外地游客感受到的是當地百姓的熱情和農村綠色經濟發展的無限魅力。
上午9點,活動正式開幕。一臺精彩的演出在村中的老祠堂戲臺上開演,祠堂里人頭攢動,歌舞、魔術、孫悟空模仿秀、變臉……一個個精彩的節目令人目不暇接,觀眾看到精彩之處時,紛紛鼓掌叫好,還不時拿出手機拍照。
臺上演得熱鬧,臺下也精彩不斷。祠堂外,以成片梨樹為背景的太極劍、太極拳表演,別有一番味道。祠堂中央,書法表演,茶道表演,梨宴展示也吸引著游客不停拍照發朋友圈。品蜜梨,喝梨湯,賞美景,看表演,游客在三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周末。
福溪街道的灘嶺片是我縣蜜梨的主產區,在歷經近30年的發展,灘嶺蜜梨產業已經頗具規模,蜜梨已經成為當地群眾的一大主要收入來源。其中,三村的蜜梨種植面積達上千畝,產量達4000多噸。近年來,三村認真做好蜜梨種植產業發展,堅持生態農業與高效農業雙結合,嚴格執行“肥藥雙控”,從而保證蜜梨品質?,F如今,該村的蜜梨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福牌蜜梨,不但熱銷周邊,還遠銷海外。
今年,三村兩委班子響應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全域景區化”號召,提出爭當“綠、富、美”的排頭兵的發展口號,深挖蜜梨文化內涵,結合旅游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促進蜜梨產業升級和品牌提升,讓傳統農業搭上旅游發展的順風車。
梨宴驚艷亮相
在三村第一屆蜜梨文化節上,一桌令人耳目一新的梨宴吸引了眾多游客的視線,游客圍繞著這桌梨宴贊嘆欣賞,更有許多游客拍照留念,記錄這神奇的創作。
從梨宴的主廚劉存昶處,記者了解到,本次梨宴主要包括三道菜和一道食品雕刻,分別是國色紅酒煨脆梨、千絲萬縷元寶梨、福三雙味葡萄梨和“修成正果”。劉存昶向記者介紹,這桌梨宴基本是以梨為原材料,經過創作加工,成就最終梨宴的效果。為了保證梨的色澤,國色紅酒煨脆梨的梨花都是當天早上雕刻而成的,劉主廚特地贊美道,這些蜜梨的品質很好,雕刻完之后三小時內都不會變色。而千絲萬縷元寶梨中的“元寶”是由蜜梨制作而成,“千絲萬縷”則分別由心里美蘿卜、胡蘿卜、蜜梨、萵苣筍等制作,口味甜美。福三雙味葡萄梨以兩串葡萄為造型,一串藍莓味,一串橙子味。最值得稱道的是“修成正果”食品雕刻則是以整個冬瓜為船,寓意滿載而歸、一帆風順,而船上的濟公由香芋雕刻而成,背著蜜梨而來,象征著活佛濟公為父老鄉親們帶來幸福吉祥,“福三號”啟航寓意著蜜梨文化和天臺文化、三村文化緊密地結合起來。
劉存昶在梨宴中投入了很多心思,光前期準備就達一個星期。由于蜜梨削皮后不易存放,提早雕好會顏色發黑,梨宴只能在活動開始前現場制作?!案H枴笔峭ㄏ谱魍瓿傻?,其他菜品則是當場制作,才使得梨宴無論是造型還是色香味都呈現出最佳效果。
蜜梨文化節
吸引眾多游客
三村第一屆蜜梨文化節的舉辦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加。當天一大早,外地游客絡繹不絕地趕到這里,期待著這場別開生面的蜜梨盛會的開幕。
村前的公路上,車輛排成好幾公里的長龍,交警在現場忙碌地維持交通秩序。村中的老祠堂內人潮涌動,原本寧靜的山村頓時熱鬧非凡。
大量游客的到來,在給三村帶來了人氣同時,還帶來了經濟效益。一位林姓果農高興地說:“這個節的舉辦,打響了我們三村蜜梨的品牌,很多果農已經接到多筆訂單?!?/P>
果農們希望這個節慶活動能越辦越好,把農業和旅游結合起來,拓寬增收渠道。
三村旅游發展構想
在這次蜜梨文化節上,該村正式推出旅游發展構想:“三點一線”的特色文化旅游發展構想。三點:即以書房自然村為主體的高端民宿和國際藝術文化村,以柏樹下自然村及沿溪為主體的大眾休閑旅游區,以溪蓬岸為主體的谷氏文化村;一線:即以嶺坑岙自然村為主體,連接書房、柏樹下、溪蓬岸三個自然村3公里道路的“花路”和農業生產觀光線。
三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全域景區化”號召,立足當地特有的農業資源和生態優勢,開始搭建三村農業生態旅游體系。
在村里,很多村民對記者說,村里生態環境和自然風光很好,還有較多的古木,一年四季瓜果飄香,能將旅游觀光和生態農業結合起來發展,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最好選擇。
村委會主任谷立潑說:“接下來,村里將在這個構想的框架下開始規劃、設計,然后分步實施?!?/P>
80歲老書記感受三村變遷
在蜜梨文化節的現場,有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坐在角落,臺上精彩的表演讓他看得入迷,笑容寫在臉上。他不是別人,正是該村的老書記金樹培,他可以說是三村蜜梨產業發展的見證者。
金樹培老人1949年入黨,曾多年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一職。說起自己家的蜜梨,他開心地說:“我家有2畝多梨地,一年下來有三四萬元的收入。以前自己種,老了種不動了,兒子接著種,兒子外出后,女婿接著種,梨地一直沒有荒著?!?/P>
三村的蜜梨產業發展歷史,老人歷歷在目。金樹培說:我們山區農村山多地少,如果靠種糧食,老百姓沒有多少收入。以前村里人窮,靠擔柴到城里賣錢以補貼家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有一些村民開始嘗試種梨,沒想到種得很成功,經濟收入大幅度增加,這讓周圍村民看到蜜梨種植的前景。大概是1995年光景,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種植蜜梨,經過好幾年的發展,形成了現在的規?!,F在三村,地里種蜜梨,山上種板栗、楊梅,一年下來收入挺可觀。
三村的蜜梨為什么這么受歡迎呢?老人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按逯卸际呛脦资甑睦侠鏄?,而且村民管理得好,所以結的蜜梨特別鮮甜爽口?!逼鋵?,更重要的原因是,三村梨農團結一心,誠信經營,不以次充好,因此吸引了大量回頭客,該村蜜梨年年不愁賣。
現在,三村把蜜梨文化與旅游相結合,辦節打品牌,發展觀光農業,以游促農,實現農民增收,金樹培老人感到由衷的高興。他說:“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村民上下一心,蜜梨品牌越做越大,老百姓鈔票越賺越多,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P>
文化創作基地落戶三村
這次蜜梨文化節開幕式上,還舉行了“梅真君美術工作室寫生基地”和“竹林影社攝影創作基地”兩個基地的授牌儀式,標志著“梅真君美術工作室寫生基地”和“竹林影社攝影創作基地”正式落戶三村。同時,書法家陳飛躍現場創作。
當天,知名畫家梅真君還帶著十幾位中國美術學院學生在三村寫生。梅真君說:“我到這個村寫生或考察已經有五六次了,覺得這個村以及周邊的生態環境很好,適合寫生、創作?!氛婢佬g工作室寫生基地’成立以后,我們將帶更多的學生以及畫家來這里創作?!?/P>
村委會主任谷立潑說:“我村努力創辦這兩個創作基地,目的是將文化、旅游和農業融合起來發展。通過書法家、畫家、攝影家的創作,更好地宣傳三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