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上,縣水利水電局組織漁政執法人員對歷年來電魚等非法捕撈易發水域進行了地毯式的突擊巡查,未發現一起非法捕撈現象。
晚上七時,該局組織漁政、水政精干執法人員6人,分乘兩輛執法車從縣城出發,經平橋、街頭、龍溪等鄉鎮,先來到位于始豐溪上游的里石門水庫小溪坑進行突擊檢查。隨后,漁政執法人員又兵分兩路,沿始豐溪兩岸進行仔細巡查,從始豐溪上游的龍溪鄉到中下游的城關地區,只要發現在河道里有燈光的可疑之處,都要到現場進行認真查看。除發現有較多的夜間垂釣人員外,均未發現電魚等非法捕撈現象。接著,執法人員又巡查了三茅溪河段,也未見有非法捕撈行為。
當晚,漁政執法人員共開展了近5小時的巡查,行駛路程近150公里,沒有發現一起非法捕撈現象。這種情況在今年的巡查中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與我縣創新漁政管理模式有關,開展漁政社會化管理收到了明顯成效。
自2014年初開展“五水共治”以來,為進一步打造“生態天臺”,共創“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的宜居環境,縣領導高度重視水域漁業資源保護工作,建立和完善了社會應急聯動平臺,設立了“110”舉報電話,沿溪鄉鎮成立了群眾性護漁組織,通過漁政積極主導、公安部門大力協助、群眾參與的方式,積極推行漁政隊伍專業管、公安派出所屬地管、當地政府參與管的“三管”齊下模式,初步形成了漁業資源保護工作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效地打擊和震懾了漁業違法行為,使電、毒、炸魚等非法捕撈現象得到了遏制,天然水域漁業資源得到了一定恢復。
?。ㄍ跻越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