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接眼角膜

袁曉恩參加義工活動(前排左一)
時間回溯到1977年農歷二月初一。一個剛出生裹著破碎小棉襖連臍帶都沒處理好的女嬰,被遺棄在原妙山醫院附近的高門頭(靠近東門老街)一戶人家的門口。
曉恩長大后,工作,結婚,并成為一名優秀義工。2009年9月,袁曉恩第一次參加志愿者活動,是在平橋鎮敬老院。她和志愿者們一起為老人們洗頭、剪手指甲、腳趾甲。當年11月,她成為我縣的注冊義工,從此以后,徹底迷上了志愿者活動。
敬老、環保、助教、義賣……從2009年開始,志愿者成了她的主業,打工變成了副業,她被人們稱為“最美義工”。
袁曉恩與現任丈夫吳立紅的相識同樣是緣于一次志愿者活動。2010年1月,他們在慰問一戶貧困戶的活動相識相愛,2011年兩人結婚。然而,突如其來的癌癥讓一切幻滅。2012年,曉恩被查出惡性腫瘤。2015年春節前夕,她接到了臺州醫院的病危通知書。面對這樣沉重的消息,袁曉恩先想到的卻是“自己的眼睛還可以用”,她毫不猶豫地向浙江省紅十字會申請,辦理了捐贈眼角膜的相關手續。
“發此照片證明我的雙眸還是蠻漂亮蠻健康的,希望用得上的朋友放心使用?!痹瑫远魃霸谧约旱奈⑿排笥讶?,配了一張自己的眼睛特寫照片,并這樣記錄道。
捐獻眼角膜的手續辦好后,袁曉恩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她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但她的普通卻感動了很多人。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丈夫陪著袁曉恩四處求醫,與時間賽跑。由于癌細胞的擴張,袁曉恩的身體越來越虛弱,體重降到50來斤,最后僅靠輸液維持?!熬璩鲅劢悄?,希望能給世界留下自己最有價值的東西,同時也是希望用自己的雙眼,親眼看看生身父母”這一眼,竟成了袁曉恩未了的心愿。
6月22日晚,飽受病痛折磨的袁曉恩不斷喊著“痛,痛,痛……”,每一個半小時都要打針止痛,見此情景丈夫吳立紅的心揪到了一起。本以為第二天病情會有所好轉,可現實情況卻是非常不妙。
6月23日9點左右,袁曉恩的病房站滿了一個個關愛她的人,雖然此時的她已經說不出話,但她的眼神充滿了不舍。
10點03分,袁曉恩的生命體征徹底消失。那一刻,屋里響起了一陣痛徹心扉的哭喊聲,在場眾人眼淚奪眶而出。
吳立紅雖然傷心到說不出話,但還是強忍著悲痛聯系了省紅十字會人體捐獻志愿者朱強榮,接到電話后,對方也第一時間聯系了醫生,并立即從杭州趕到天臺。
14點32分,浙江省眼科醫院醫生陳榆到達了縣中醫院。在征得家屬的同意后,他來到袁曉恩的床前對她的眼睛做最后的檢查。此時,全場籠罩在一片哀傷的氣氛中。
現場,朱強榮和醫生向袁曉恩和其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謝,所有人向逝者三鞠躬。
隨后,就開始對眼角膜進行摘取。當房門關閉的那一瞬間,屋外再次響起悲慟的哭泣聲。吳立紅默默地走到一旁,而女兒王心怡則蹲在角落沉默著。大家互相抹著淚安慰著……
15點07分,在大家焦急的等待中,眼角膜摘除完畢,整個過程僅用了35分鐘?!罢》浅3晒Α?。醫生的一句話讓所有人松了一口氣,隨之而來的是深深的悲傷,家人們都圍在袁曉恩的身邊,泣不成聲。
最后,所有人向逝者三鞠躬。
“她的心愿算是了了?!眳橇⒓t哽咽著說出了這簡短的一句話,有著一絲寬慰,也有著一分無奈。
據陳榆介紹,本次手術非常成功,眼角膜質量也很好,他將盡快地將眼角膜送到眼庫,經進一步評估、檢驗、匹對后,盡早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希望能救助更多的患者,讓逝者的心愿得以完成。
袁曉恩完成了她人生的一次壯舉,為自己的生命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曉恩,一路走好,愿天堂沒有病痛,你永遠是我們心中最美的義工。
(李兆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