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
“拼”出一片新天地
2015-06-16 09:22:17 閱讀量:221 來源:天臺人才網 作者:天臺人才網

  圖為楊善福(中)正在和工匠商量木雕設計。余薇攝

  【人物名片】楊善福,1957年2月出生,2000年12月入黨,2008年至今任雷峰鄉潘岙楊村支書。先后入選第6屆“感動臺州”人物、浙江“千名好支書”。2014年10月,縣委作出決定,在全縣開展向楊善福同志學習活動。

  6月5日,見到楊善福時,他正騎著摩托車從大山外采購材料回來。很難想像,這個去年8月還因身受重傷而奄奄一息的中年漢子,出院后基本上未怎么調養,便又投入到他為之負傷的美麗鄉村建設熱潮中。

  有人說他只顧村里不顧自己實在傻,他一笑了之;有人問他為村里拼死拼活圖個啥,他也是報之一笑。當筆者與他推心置腹交流時,他這才笑笑說:“大家那么信任,我沒理由不干出點名堂來;只要村里能發展,我自己苦些累些不算什么?!?/P>

  ——因為他的這分傻,這分拼命,村民看到了希望,干群團結了,發展的勁頭也足了。

  帶傷再上火線

  去年8月,楊善福在村綜合樓三樓勞動時,因病后體力不支暈倒,摔成重傷,胸腔、手等部位多處骨折,肺挫傷,脾被摘除。

  一個半月后,楊善福出院回家靜養。說是靜養,但這個閑不住的人沒有一天好好靜下來調養。

  村綜合樓的前身是村祠堂,在毀于大火前是村民引以為豪的標志性建筑。在原址上建一幢融文化禮堂、農家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樓,成為全村人的熱盼。楊善福順應民意,在村集體經濟“空殼”的情況下,啟動了項目建設。

  出院第一天,楊善福就來到他日夜牽掛的綜合樓工地上。之后,他每天都會準時來到工地“報到”。當時,木工、漆活正在緊張建設,只要到現場去看看,他就覺得心安。

  村民楊美正老人說:“他剛回家那幾天,走路就像探地雷一樣,走得很慢很慢,看得出來他每走一步都會痛。我勸他先等身體好了再說,他總是說‘沒事沒事’?!?/P>

  楊善福的堅強與敢拼精神一次次打動村民。也正因此,村綜合樓建設一天未停。

  建設中,楊善福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缺錢,在已支出的110多萬元中,他個人出面借資就有50多萬元。為了籌錢,他帶傷四處奔走。多個鄉賢深為打動,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現在,村綜合樓的木工活已經完工,雕花活也即將完成。楊善福告訴筆者:“綜合樓算不上豪華,但一定會讓村民感到很自豪?!?/P>

  【畫外音】經歷過生死的人,會更加珍惜生命的價值;深受群眾愛戴的干部,會更加注重奉獻與付出。

  瞄準旅游全力拼

  “靠山吃山,村里要發展,關鍵在鄉村休閑游?!睂@一點,楊善福目標很明確。在他看來,村里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只要配套設施跟上去,不愁游客不來。

  村莊位于大雷山麓,主峰為境內最高,竹木資源十分豐富。來到這里可登高、探幽、訪古、覽勝。但由于通往大雷山的道路交通條件落后,游客無法形成規模效應。

  從2012年開始,楊善福就和村兩委一起著手啟動機耕路項目,但由于涉及的土地較多,相當一部分村民不相信村干部能突破這個難題。楊善福提議從位于反方向的集體山林位置開始動工,由此打開局面?,F在,一條長7公里多的機耕路已基本貫通。

  “這樣一來,到這里來看峽谷就方便多了?!贝逦瘲類埏w是楊善福幾年前作出這個方案的堅定支持者,路通客來,令他對未來發展滿懷期盼。

  楊善福告訴筆者,村里建綜合樓、修路、改造自來水設施、實施河道整治等,所做的這些工作,就好比是栽下了梧桐樹。說也奇妙,它還真的引來了金鳳凰。

  去年楊善福為集體受傷的事跡經媒體傳播后,一個湖南籍老板開始關注潘岙楊村。不久前,他還帶著設計人員,多次來村里實地考察。

  “這是他為我們設計的旅游規劃書?!睏钌聘H〕鲆槐居∷⒕赖馁Y料,說對方已明確表示要在村里發展旅游。

  站在新的起跑點上,重傷初愈的楊善福像是一個運動員,正帶著村里干群快步前行。

  【畫外音】找準了“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路子,更要有一股舍我其誰的沖勁和拼勁。只要咬定目標不放松,理想就一定能變為現實。

  (小徐 張主俐 戴君帥)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国产尤物AV尤物|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涩爱|久久亚洲精中文字幕|亚洲伊人一本大道中文字幕|日本高清视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