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威,臺州市人大代表,現任街頭鎮街一村黨支部書記,天臺山水泵廠總經理,天臺電大農民大學生創業協會會長。作為農民企業家,幾年來,他帶領員工積極創新,艱苦奮斗,企業逐漸做大做強。隨著企業的發展,潘威以虔誠的感恩之心回報社會,致力于承擔社會責任、支持公益事業發展。
扶貧助學 關心下一代
少年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潘威十分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特別是對待貧困學生,總是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2011年,潘威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得知街頭中學獎學金計劃因為資金缺乏無法繼續實施,于是個人出資在街頭中學設立了“潘威獎學金”,每年拿出2萬元作為基金,獎勵在學校里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老師和學業優秀的學生。2013年,潘威捐款3萬元為街頭小學教師健康活動室添置了活動器具。
2012年,街頭中學一名學生因車禍腦部留下嚴重后遺癥,浙二醫院診斷要10多萬元手術費才能治好她的病,而這名學生家庭困難,無錢醫治。非親非故的潘威得知情況后,鼓勵這位學生及家長不能放棄治療,并毫不猶豫地掏出1萬元資助其看病,有困難大家一起幫,隨后潘威呼吁愛心企業、慈善機構共籌資人民幣近12萬元,最后這名學生在上海華山醫院做了腦開刀手術,現已恢復健康在天臺職業中專繼續學習。
2013年,潘威向縣教育基金會捐贈人民幣3萬元,為貧寒學子獻出愛心,為天臺教育作出貢獻。他還結對了10名貧困學生,在經濟上給予支持,生活上給予關心,使這些貧困生得到幫助,安心完成學業。
解決鄰里糾紛 維護社會穩定
在農村,很多糾紛都是由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處理不好容易導致矛盾升級。潘威發揮人大代表群眾基礎好、公信力高的作用,竭力幫助群眾解決糾紛。如早些年本鎮村民張某與人發生糾紛,爭執中張某將人毆打致傷,隨后潛逃在外,案子一直懸而未決。潘威知道后和街頭派出所民警一起積極斡旋,多次調解,使雙方終于達成諒解協議。
慷慨解囊 熱心公益
作為街一村黨支部書記,他自費帶領本村黨員外出學習、參觀。每年春節期間,潘威自己拿出錢慰問村里的貧困戶,黨員。2013年,雷溪村賴家自然村12戶村民家發生火災,損失慘重,潘威得知后,掏出一萬元錢并與鎮里的其他幾位人大代表一起帶上米、油等慰問品冒著炎夏盛暑,第一時間深入受災群眾家中走訪慰問。2014年,縣象棋協會街頭分會成立時,潘威拿出5萬元錢作為分會的經費,為分會置辦了器具、辦公桌、辦公櫥等。潘威還獨自拿出7萬元錢在街一村前山處修建了涼亭,供村民、游客們休息、躲雨用。汶川地震發生后,潘威不但自己積極捐款幫助災區人民,他還組織發動村民以及員工為災區捐款,被授予汶川“5·12地震”賑災捐款紀念獎牌。此外潘威還向臺州佛協功德會、縣慈善總會捐款。與海上平安救助站簽訂捐贈協議,在海上救助行動中,無償捐贈救生衣和帳篷等。
潘威心系家鄉的建設、母校的發展,默默地為教育事業奉獻愛心,詮釋一方鄉賢的桑梓情懷,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代表為人民”的信條。(趙行兵 茅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