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歲的老蔡是平橋鎮人,種植蔬菜已有多年,不管寒冬酷暑,他每天晚上11點就把菜運到城區批發。5月4日凌晨,一個中年男子來到老蔡的菜攤前,自稱姓陳,是本地某中學的食堂后勤負責人。陳某表示,因為先前的供應商提供的蔬菜質量不好,中斷了和對方的合同,通過考察,打算讓老蔡負責常年向食堂供應蔬菜。但必須每天早上5點半前把菜送到學校,稱重后當場結清現金。一聽有這單大生意,老蔡很是開心,趕緊點頭答應。
隨后,對方讓老蔡在8點的時候去學校,跟他去食堂、財務那邊的負責人見個面,然后把合同簽掉。聽陳某這么一說,老蔡更加放心。就在這時,陳某的手機來電話了。陳某在接聽的時候問:“在什么醫院,需要多少錢?”掛掉電話后,陳某表情緊張,好像遇到了急事。沒等老蔡開口,陳某告訴他,有個學生突然得了急病,已被班主任老師送到醫院,家長一時趕不到,急需交住院費。
“你先借我3000元,去學校簽合同的時候把錢還給你?!崩喜滔氲侥枪P大生意,從身上掏出2000元錢,又向熟悉的菜農借了1000元,這位“食堂后勤負責人”拿到錢后,急匆匆地離開。
早上8時許,老蔡來到了學校,向保安打聽“食堂后勤負責人”陳某,卻被告知學校里根本沒這個人。老蔡特地找到學校領導,介紹那位“負責人”的外貌,“個子瘦高,大概40多歲,樣子很斯文?!卑讶=搪毠さ恼掌戳藗€遍,確實沒有那個人,老蔡這才明白是被騙了,隨后趕到派出所報警。
在派出所里,老蔡自嘆是由于自己太輕信別人導致被騙,“主要還是我貪利,想著和學校的長期合作,跟他處好關系,那樣以后不用半夜出門賣菜,也不愁蔬菜的銷路?!泵窬榻B,這種詐騙方法極具欺騙性,利用被害人對教師的信任心理,冒充學校后勤人員,虛構采購名義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學校采購蔬菜、禽肉等物品,過程一般都會非常嚴格,還需要對蔬菜農藥殘留等有害物質進行檢測。菜農要時刻提高防范意識,對于洽談蔬菜供應的業務,不要盲目輕信,需核查對方身份真偽,并到學校實地了解確認。在無法求證前,應捂緊自己的錢袋子,切勿輕易出借財物,以免上當受騙。(楊日龍 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