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畝桃花迎風怒放,一撥接一撥的游客涌入桃林。賞花、拍照、嬉戲,游客的笑臉與燦爛的桃花組成了最美的風景。3月24日,天臺山第四屆桃花節的大幕在街頭鎮后岸村開啟。
2012年初,天臺縣委、縣政府就專門成立了傳統文化旅游農口系統聯席會議制度。書記牽頭,縣長主抓,縣四套班子領導齊上陣,合力推動鄉村休閑旅游發展。
三年來,全縣美麗鄉村串點成線。形成了始豐溯源、寒山神隱和尋佛問道三條美麗鄉村精品線,建成了幸福后岸、古韻張思、神秘九遮、古道前楊、外溪平安等34個美麗鄉村精品村。美麗經濟提質增效。按照“一村一賓館”、“一村一企業”的理念,大力培育農家休閑旅游“產業鏈”,成立西部美麗鄉村聯盟抱團發展。后岸“統分結合、公私共贏”的發展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作經驗推廣。鄉旅品牌嶄露頭角。差異化培育特色鄉旅項目品牌,花漾星球太空農場、平橋濕地公園、張思古村、雷峰十里漂流、黃家塘陶吧、寒山茅舍等一批精品項目建成投運,后岸旅游村、南黃古道成功創建3A級旅游景區。三年來,全縣接待鄉村休閑游客超過772.8萬人次,直接營業收入3.95億元。
桃花節、紅楓節、香魚節……“一鄉一品一節”精彩紛呈
聽古戲,探民居,追尋千年遺韻,領略古村風情。3月21日,第二屆天臺田園花海節在天臺平橋鎮開幕,活動當天吸引了上萬名游客前來踏春游玩。
花海節中,游客們還可以賞花海、看動漫、品小吃,零距離感受美麗鄉村春天的味道。
花海節讓張思村的民宿和農家樂在一年時間里從一家發展到十多家。張思村黨支部書記陳肖飛說,鎮里舉辦花海節,推出花海詩會、花田喜事等30多項活動,將旅游的時間拉長,推動了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盎ê9澴屛覀儑L到了甜頭,農家也是盼著辦節?!?/P>
在天臺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記者看到一份名為“涉旅節慶賽事類”的表格。從天臺縣首屆草莓文化藝術節、雷峰鄉梨春茶文化節,到第三屆龍溪荷花節、南屏紅楓節,25個節慶活動,貫穿著2015年全年。
天臺按照“美麗鄉村景區化”的建設導向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一村一韻”的定位,規劃發展100個美麗鄉村,其中就有42個旅游特色村。
平橋鎮有花海節,街頭鎮有桃花節,雷峰鄉有梨花節,龍溪鄉有香魚節,泳溪鄉有香米節,南屏鄉有紅楓節,石梁鎮有百合花節,三州鄉有茶文化節……
“從目前形勢來看,旅游市場逐漸從單一的景區景點游轉向休閑觀光游?!碧炫_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任王敏說,通過開展“一鄉一品一節”系列活動,各地的農產品以旅游的形式推銷出去,老百姓也嘗到了甜頭。
從吃“石板飯”到吃“旅游飯”,后岸模式富了全村百姓
后岸村頭,有一個巨大的水車順著環村水流緩緩轉動。它的身后,是農家樂“水車人家”。
讓老板娘陳彩萍感到自豪的是,省委書記夏寶龍考察后岸時,站在水車邊和她聊了10多分鐘。省長李強還住過她家,“省長還自己掏錢付了房費呢?!?/P>
“村里農房改造時,本來打算自己住的,看到第一批農家樂生意蠻好,就把住宅改造成農家樂了?!标惒势几嬖V記者,辦農家樂不用出門,安安穩穩,收入又高?!叭ツ?,凈收入有四五十萬元吧?!?/P>
知名風景“十里鐵甲龍”橫臥村前,唐代詩僧寒山子隱居近七十載,母親河始豐溪蜿蜒過村。這就是后岸,街頭鎮西南部的一個小山村。
有著這樣獨特的資源優勢,后岸村曾經卻一直依托石礦,家家戶戶做石板生意。但“石板飯”讓后岸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當年參與石礦開采的200多個村民,普遍出現職業病,已有8人死于矽肺病,5人喪失勞動能力。
痛定思痛。在縣里山區經濟轉型和美麗鄉村政策的引導下,后岸村關掉所有石礦,全力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
為打消村民顧慮,后岸村探索出統分結合、公私共贏的合作制運營新機制。村里成立寒山旅游公司和“農家樂”協會,實行“統一宣傳營銷、統一分配客源、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內部管理”四統一管理,建立起以村辦農家樂為龍頭、戶辦農家樂為集群、公司化運作的農家樂集約經營模式。
“全村共開設農家樂65家,擁有從業人員450多人、床位1500余張,營業收入4000多萬元?!焙蟀洞妩h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文云說,“去年各農家樂戶均凈收入1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00余萬元?!?/P>
“目前天臺的農家樂鄉村旅游,主要有景區依托型、產業帶動型、文化特色型、綜合開發型四大類?!碧炫_縣委常委余昌杰說,“接下來,天臺將大力推廣‘生態文明+共創共富’后岸模式,建設一批高端民宿,提升一批精品線路,打造美麗經濟帶?!?/P>
以景區理念規劃全縣,實現鄉村旅游華麗轉型
1月底,縣委書記李志堅在縣十三屆四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天臺要實現跨越發展,旅游是根本,長遠看旅游。堅持“旅游為本”不猶豫,突出“一業融五化”,推進旅游主業化,以景區理念規劃全縣,以景點要求建設鎮村,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圍繞“養生進山、旅游靠山”,打造“兩美”建設示范區、慢生活體驗區,加速山區經濟轉型發展。
目前,《關于全面推進“一業融五化”的實施意見》正在醞釀中。這個意見圍繞黨代會提出的“一業融五化”工作思路,就推進城鄉融合、產業融合,構建全域旅游,實現富民強縣提出了總體要求和整體目標。
眼下,天臺正以“全域景區化”、“村莊景觀化”的理念,引導農業圍繞旅游選品種、種風景,促進傳統農業向休閑觀光農業轉型發展。
三州鄉、泳溪鄉、龍溪鄉、雷峰鄉等偏遠山區深挖“茶”、“稻”、“荷”等農作物的休閑文化元素,打造傳統小農經濟休閑區。
石梁鎮依托新老天北線打造百里觀光果園帶,啟動萬畝花圃基地首批2000畝花木種植,建好旅游農產品展示中心。
白鶴鎮搞好桃花谷800畝建設工程的掃尾工作,營造夾岸桃花、落英繽紛的詩意氛圍。
圍繞特色旅游,打造參與性項目,是今年天臺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一環。
該縣還出臺政策,加大對鄉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和考核指導。重點打造“尋佛問道”、“始豐溯源”和“寒山神隱”三條鄉村精品旅游線,把這三條精品線涉及的村莊片區打造成“兩化”融合的先行先試片區。
縣長楊勝杰說:“縣里計劃用3年時間,投入百億元資金用于‘一業融五化’項目建設,力爭收入超百億元。大力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建成100個精品村,再推一批美麗鄉村和山區經濟轉型新亮點,努力建設美麗經濟先行區?!?/P>
李志堅在接受浙江電視臺《“兩山”路上看變遷》采訪時說,今年開始,天臺把旅游工作作為縣里的1號工程,推進全域景區化和旅游主業化,爭當全省“綠富美”的排頭兵,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路走得更遠。
可以預見,天臺山在以佛宗道源、神秀山水吸引游客的同時,以農助旅、以旅富民的文章,會越做越精彩。
(摘自《臺州日報》2015年4月15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