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我縣通過了全國第二批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縣驗收,表明了我縣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我縣于2011年底通過浙江省第一批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縣驗收,對照全國第二批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縣的條件,進一步查漏補缺,完善各種機制。通過近幾年來的努力,我縣全民水土保持意識明顯增強,水土流失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水土保持監測站網運行正常。
我縣逐步完善了水土保持配套法規體系,為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綱領。成立了縣水土保持委員會,在縣水利水電局設立水政監察大隊,查處水土保持案件;設立行政審批科,審批水土保持方案,并向社會公開承諾水保工作的事項和標準,接受社會監督。全員參加業務培訓,全部持證上崗。嚴格執行水土保持方案的受理、審查、批復、送達、備案制度,審批一律通過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水電窗口統一受理,統一送達,機構統一以縣水利水電局名義,審批中無逾期審批、越權審批、“人情”審批和“吃拿卡要”現象,報批的水土保持方案從未出現較嚴重的技術性錯誤,方案審批率達90%以上。在水土保持監督檢查中,每年對轄區內的所有在建生產建設項目監督檢查二次以上,檢查記錄完整,整改意見齊備。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工作程序規范。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范圍、程序、標準、方式規范,使用符合上級有關規定。水土保持案件查處及時,程序合法,證據充分,法律適用正確,文書制作規范。2011年—2013年,共受理審批水保方案116個,征收補償費187.55萬元,共監督檢查232次,項目驗收21個,水土保持方案“三率”明顯提高。
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制度健全。及時、規范地通過網絡、報紙、電視等媒體對水土保持重大事件進行通報,做到不瞞報、不虛報、不漏報;廉政建設執行嚴格;建立了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制度、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辦法、水土保持監督檢查規定和流程圖等各種工作制度,接受公眾監督。設立水土保持舉報電話,對舉報事件進行記錄,并及時進行處理。(陸曉敏)